阜城县果蔬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所
农业部认证国家蔬菜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
地址:河北省阜城县古城西国家蔬菜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
电话:18631812817 13932197789
E-mail:lishouqin6688@163.com
“三分种七分管”冬小麦田管有讲究
我国小麦连续丰产,各地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但是近几年来冻害、干旱等气候灾害频发,加之部分麦田耕作粗放,导致有些麦田出现苗小苗弱和早衰,有的地方品种选用不当造成冬季和春季冻害死苗等现象时有发生,应当引起各地注意。
高质量种好小麦,培育壮苗,为小麦高产可奠定坚实的基础,这里推荐几篇具体实用技术的文章,供小麦种植大户借鉴。
高产栽培技术
小麦要高产,在种植上要不断提高土壤肥力,解决活土层,使耕作层的肥力及深度达到细、透、平,而且还要使水、肥、气、热相融合。根据有关资料证明:深耕细作的小麦根系主要分布在0~50厘米的土层内;而浅耕粗作下,主要根系分布在0~15厘米或20厘米的土层内。同时,小麦所需要的各种养分从土壤里都能找到,但数量不充足。所以,应采取外界施肥的方式加以补充。
不论是施进土壤里的肥料,或者是土壤里已经含有的养分,都必须溶解于水中以后,才能被各种作物吸收利用,特别是硫酸铵、尿素等,这些肥料经常称为速效肥料,它们施进大田以后见效很快,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。但每次施下去的肥料,不可能一下都被作物吸收,在它们所剩余的营养成分,可保留在土壤中,为下茬作物吸收利用。
深耕细作的好处是可以疏松土壤,加深耕作层,还可以翻埋肥料消灭杂草,又能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。深耕后可以提高田间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。由于下层紧实的土层变的松碎、孔隙度增大。因而可以容纳较多的水分和养分,从而增强抗旱能力和供肥能力。深耕也要结合增施大量的有机肥料。
小麦高产氮磷钾是关键。氮磷钾是保证小麦生长健壮,提高产量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,所以人们称它们是农作物生长中的三大要素。氮肥是构成蛋白质和叶绿体的重要原料,而蛋白质是细胞原生质和细胞核的主要成分,叶绿体又是小麦进行光合作用,制造有机养料的主要场所。氮素供应充足,能促进细胞分裂和长大,使小麦的根、茎、叶等器官长得快,长得壮,营养生长旺盛,茎叶繁茂,叶色浓绿,分蘖多,穗大粒多。同时,氮肥不足,小麦幼苗细弱、植株矮小、分蘖少、叶片窄小、叶色黄绿,由叶尖开始变黄干枯,严重时整个叶片枯黄,植株早死。磷肥是构成细胞核蛋白和磷酯等的重要原料,又是促进植株体内物质转化和运输的重要物质。磷肥供应充足,能促进小麦开花结实、籽粒饱满、成熟早,还能促使小麦根系发达。其次又能增强吸肥吸水能力。同时,磷肥不足,麦苗生长缓慢,叶色深绿或发紫,分蘖少,次生根小而弱,返青、拔节期间次生根不伸展,不下扎或呈“鸡爪根”。地上部分生长缓慢,分蘖成穗率低,叶片灰绿,叶鞘发紫,抽穗和成熟推迟,灌浆不足,千粒重低。钾肥能促进小麦植株体内的磷氮的代谢,还能促进小麦生长健壮,秸秆硬,又能增强抗病和抗倒的能力。同时,缺钾时,作物的光合作用减弱,生长就会受到抑制,茎秆机械组织不发达,坚韧性差,籽粒减少,淀粉含量降低。
总之,要平衡施肥。平衡施肥是促进小麦前期早发、中期稳长、后期不早衰的重要措施。施肥要坚持“粗肥与精肥相结合,迟效与速效相结合,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”的施肥原则,施肥要根据目标产量,结合地力水平,以产定肥,做到氮磷钾相配合,平衡施肥。肥料一定要深施,杜绝地表撒肥,施耕打地的粗放施肥。
冬季田间管理要点
冬小麦从播种、出苗到抽穗,这一时期的麦田管理可分为几个阶段:从出苗到越冬是第一阶段为冬季管理;从返青到抽穗是第二个阶段为春季管理;从抽穗到成熟是小麦产量形成期,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时刻,这是第三个阶段为后期。
冬季麦田管理的主要任务,是培育壮苗、保全苗、苗匀、苗齐安全越冬、增加分蘖数量。壮苗的标准,就是分蘖较多,粗壮、叶宽色深,根系发达。这是提高单株的穗数,争取大穗大粒的基础,是获得丰产的重要保证。
春季麦田管理主要是三促二防。
一是促进麦苗返青,这个时期地温较低,植株生长缓慢,土壤微生物活动差,养料分解缓慢,土壤中可溶性氮少,不能满足植株的要求。促进小麦返青,要浇好返青水,以水增温;可以用锄地的方式进行增温;二是促蘖增穗,提高成穗率。应利用早春分蘖时期,增施返青肥浇好返青水。
三是促穗大和壮秆,防止后期小麦倒伏的现象发生。
二防措施:
1.预防小麦晚霜的冻害,以浇水的方法来解决冻害;
2.早防病虫害,春季由于温度不断回升,地下害虫开始活动,麦蜘蛛、麦叶蜂幼虫、蚜虫、粘虫先后出现,要及时防治。同时也要查看小麦锈病和白粉病。
小麦从抽穗到成熟是小麦的生长后期。这时抓好小麦保根保叶工作,防止早衰。首先要考虑水的供应问题,这时田间土壤水分应保持在65%~80%,水多了则土壤空气不足,根系早衰。水少了则水不足,会引起减产。
查苗补种出苗后及时查苗、补苗,确保苗全,及时锄划,破除板结,保墒增温,促进根系下扎,保持基本苗达15~18万株为宜,冬前群体控制在60~80万株。
补浇冬水浇好冬水,既利于保苗越冬,又有利于年后早春保持较好墒情,以推迟春季第一次肥水,为氮肥后移创造条件。灌水的时间要灵活掌握,墒情差的要提早灌水,以促进冬前分蘖,保证足够的冬前群体。
中耕锄划对于浇过蒙头水的麦田,在小麦齐苗后要及时进行锄划松土,破除板结,提高地温,消灭杂草;对于长势偏旺、植株过高超过27厘米、亩群体超过合理群体(大穗型要求越冬时群体达到计划亩穗数的1.8~2倍,中、多穗型品种要求达到计划亩穗数的1.2~1.5倍)时,应及时采取镇压、化控或深耘断根等措施,控制群体。
化学除草11月中下旬进行,一般杂草发生田,亩用10%苯磺隆(巨鑫)可湿性粉剂10~15克防除;猪殃殃、泽漆等恶性杂草发生田,亩用200克/升氯氟吡氧乙酸(使它隆)乳油30~40毫升加10%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~15克防除;对于野燕麦较多的地块,每亩用6.9%骠马浓乳剂50~60毫升加10%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~15克防除。
防御低温霜冻措施冻害防御措施
1.浇水。浇水可以平抑地温,增加土壤热容量,有很好的防御低温霜冻害的作用。一般浇水后10天内有效。但对温度下降到0度以下的霜冻天气,霜冻当天不要浇水,以免加重冻害。
2.喷水。喷水可以提高麦田的空气湿度,当水气结冰时可以释放出大量的热量,有一定的防治小麦冻害的作用。另外在喷水时,人的走动可搅动麦田空气,增加热量交换量,也有较好地预防低温冻害的作用。
3.熏烟。当低温来临时,进行柴草熏烟时可有效预防霜冻害的发生,但熏烟是在静风条件下进行,当有风时,熏烟效果不佳。
4.喷施化学制剂。试验证明喷施有机液肥及多微制剂有提高小麦自身光合能力,迅速提高细胞液浓度的作用,对0℃左右的低温有较好的预防作用。但喷施这类制剂霜要1~2天以上的有阳光的天气,作用才能发挥。
冻害补救措施
1.水浇地要立即补肥浇水,每亩增施尿素10公斤,追肥时一定要耧耩,或者顺麦垄开沟施肥,施肥后立即浇水,以促进小麦尽快恢复生长发育,10天后小麦就由黄变绿,并能促穗大籽饱;对受冻的旱地麦田,可用每亩1公斤尿素,加50公斤水进行叶面喷洒,减少产量损失。
2.高产麦田在拔节后即主茎第一节固定、第二节伸长、第三节露头时可亩施尿素或磷酸二铵7.5~10公斤,追肥后要结合浇水,争取高产再高产。
3.旱地麦田管理措施:土壤墒情较好的旱地麦田,要趁墒亩追尿素5~7.5公斤,促穗多、穗大、籽饱,确保小麦获得丰收。